86%的大学生,目前从事职业和大学专业没有关系
14%的大学生,目前从事职业和大学专业完全有关系
如果您的孩子,就在这14%的大学生里,是不是发展的会更快、更好?
截至目前,中国大学共有13个学科,92个大学专业类,703个大学专业,703个专业每年都要容纳将近1000多万的大一新生,势必造成选择专业时形成严重的人数不均。
大多数考生在专业选择上的决定性意见依然来自班主任和父母,所以在选择上会以当前热门、好就业、工资高为指导标准,但是这些同学们在毕业后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岗位不够、供大于求!一小部分同学在毕业后拿到了与专业对口的满意工作,那么剩下的待就业同学们,就不得不另寻出路,运气好的,机缘巧合碰到了适合或者有前景的工作,运气差一点的同学,辗转好几年,也不知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该做什么,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逐渐失去了核心的竞争能力,最后一事无成。
所以,一定要尽早为孩子量身制定计划以及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为孩子找到适合且有前景的专业,同时让孩子有了目标和方向,有充足的动力去一步步实现! 所谓的起跑线,不是从上大学或者毕业开始,而是越早越好!!!
孩子忙于读书、学习、考试,家长通过周围人或自行搜索,知道很多出名的大学,但是至于专业、职业,很多人只知道教师、医生、公务员,在选择专业时自然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更不知道专业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就会出现很多选择专业的问题,例如选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随便选了个专业,点了“服从调剂”,至于最后录到什么专业,根本不会去管。还有部分家长或者考生,临近志愿填报时忙于选择专业,会听别人说:“专业不重要,还是先选大学吧,如果录的不满意,上了大学还有转专业的机会”。的确,大学基本都会在大一下学期给学生一次转专业的机会,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特别难,名额是有限的,有的还要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尤其知名学校,想转专业,就更难了。
专业才是孩子的“本”,专业是要陪伴孩子一辈子的东西。高考填志愿时,抱着“说不定学一学,就感兴趣了”的心态,到了大学,才后知后觉!原来专业这么重要!大学不满意,还可以考研,以后还有很多种可能,但是如果专业不合适,可能大学四年都是“度日如年”,更可怕的是,它一辈子都要伴随孩子!
首先:孩子的“兴趣”是真实的吗?还是父母主观意识强加给孩子的?
其次:孩子的兴趣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变化,尤其高中生这一年龄段,社会阅历较少,对兴趣的认知浮于表面,如果要把兴趣当职业是需要有性格、天赋、潜能等内在因素做支撑的,万不可草率决定,影响孩子未来发展!
例如:理科状元考入北大,毕业后回家卖糖葫芦;考上了清华大学刚读了两三年后退学重新复读只为选个适合自己的专业.....等等惨痛经历千万不要发生!
升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工作,实现人生价值,获得成功!
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先要认知自己的优势(天赋/潜能/性格),并且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不断发挥优势,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那么适合的领域是什么?就是孩子即将选择的专业和未来要从事的职业!
学校并非不重要,但一味强调211、985等学校,却忽视了专业的选择,忽视了孩子的性格、天赋、潜能,适合学什么,以及哪个领域更适合!就会导致了一大批“有证无工”的现象!
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完全反映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
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一个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很大区别。
此外,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高校,其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特色等也不尽相同,所以通过名称并不能清楚地区分专业之间的不同,一定不能仅凭名称来认识专业。
不同大学相同专业的实力不同,这也直接体现在录取分数线上。
知名大学的优势专业,录取分数线往往相对较高,孩子报考时要量力而行,但反之录取分数高的专业不一定是某所大学的好专业。
首先,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当下比较热门而导致报考人数多形成的;
其次,专业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年该专业由于录取分数低而致使当年报考人数较多造成的。
今年的热门、好就业,高薪、4年后会是什么样?
影响就业率的原因除了专业本身、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还需要着重考虑时间因素。
其次专业就业率不等于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有些专业虽然容易就业,但就业质量、满意度却不一定高,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深刻的认知自己,挖掘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了解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并有长远的规划,势在必行!
基石测评专家在和很多考生家庭沟通时发现,家长非常了解提前规划专业的价值,孩子也明白父母用心,但因为到底选什么专业,孩子和家长出现了分歧, 所以如何有效沟通,最终达成结果,需要的依旧是科学合理的方式 ,家庭在为考生选择专业时,避免下面三种模式:
1、父母完全包办,不考虑孩子个人意愿,防止孩子逆反心理,谁也不愿意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2、完全听凭孩子意愿。孩子年龄小、缺乏经验及前瞻,到了大学发现专业并非预想的案例不胜枚举!
3、家庭讨论,思考维度不能单一、片面,要全方位衡量。
本地就业和异地就业的情况比较复杂,考虑的因素会很多,例如:孩子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在本地市场前景如何?家庭是否有较好资源可以辅助孩子职业发展?有些专业将来发展多会在一二线城市,同样是程序员,北上广深的工资或许就是三线城市的1-2倍。
无论考生和家庭希望将来留在哪个城市或者希望在哪里发展, 前提都需要先定位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在综合考量职业在各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状况 ,这样才能有更合理的安排!
让孩子能够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并找到适合的专业且对未来职业有清晰的发展规划是第一步,同时还要考虑孩子将来是考研?出国留学?直接就业?还是想去国企、私企、外企、政府部门、事业单位?
每所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校友圈子,这些圈子也会为该校的就业确立了就业圈子。
所以必须认真去了解,孩子要去的院校以及该校的校史、就业质量报告,多维度的进行筛选、匹配,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如何找到适合领域,着重发挥优势,获取突出成就,更好的发展,是基石服务的宗旨!
1.想选择法律是因为个人比较喜欢电视剧中那法官的角色和气派,心生向往。
2.想选择会计专业是认为会计好就业,每个公司都需要。
3.想学行政管理是因为在高一时,有一次老师让大家在课堂上说自己想学的专业,很多同学都是行政管理,就牢牢记住了这个专业。
从以上可以看出,小吕在做专业选择的时候完全是随意的、缺乏自我认知的、随大流的,更没有深入思考未来毕业后的从业状态和就业场景。
1.人际关系的处理、维护能力非常好,善于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2.具有比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3.团队合作意识好,具有大局观,能够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4.具有较强的上进心、责任心;
5.善于组织和协调人际关系,资源整合。
1.细节处理能力较弱,不太注重细节,做事不够细心;
2.逻辑性不强,做事规划性不好;
3.有板有眼,循规蹈矩是他的弱点。
1. 小吕不适合学法律专业。
法律专业未来从事的是律师、法务相关岗位工作,这些工作想要做得优秀需要很强的细节性、逻辑性、原则性等做支撑,而小吕恰恰相反,这些都是他的弱点。
2. 小吕不适合学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并不像小吕想的那样挺高大上的,行政管理专业未来从事的岗位是属于管理行政后勤,比如办公设备维护、考勤、食堂、宿舍、司机、车辆管理等等都是些细节的、琐碎的衣食住行的管理工作。想要把这份工作做好需要很强的执行力、细节处理能力、坚韧性、逻辑性等,而这些基本都是小吕的短板。
3. 小吕不适合学会计学专业。
会计专业所学的科目如:统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都是数据、报表、分析,需要较强的逻辑性、细节能力、耐心、谨慎等特质将来在岗位上才能做到优秀,而小吕在这方面特质并不匹配。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国际商务、公共关系学.......
这些专业未来所从事的岗位都是人际接触较为广泛,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较强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人际维护能力、组织和协调的能力做支撑才可以做到优秀,而这些方面正式小吕的天赋优势与潜能,发挥自身优势犹如顺水推舟,事半功倍,自然更容易取得突出成就。
专业规划不仅可以为孩子匹配适合且有前景的专业,还能让孩子对未来职业
有更清晰的认知, 所以,早规划就能快人一步,在人生中才能领先一路!
微信扫码添加专家微信,
随时咨询想了解的高考相关信息
同时线上/线下课程优先免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