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1-28
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再发通知,经研究决定,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具体通知如下。
教育部发文
因为疫情具有人传人的特点,所以减少人群聚集在当下是一种有效控制疫情散播的手段,与此同时基石测评专家提供了线上授课的方式继续为大家提供免费服务以及帮助,具体课程有《新高考如何选科》、《高考志愿填报》、《大学专业选择》、《高中生升学路径如何规划》等,有想了解听课方式以及时间的家长可以添加基石测评的客服微信了解具体内容.
(基石测评《高中生升学路径如何规划》课程现场)
基石测评专家王荣娜老师为高中生家长讲解
基石测评专家王荣娜老师为高中生家长讲解
关于疫情,大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做好科学的自我防护措施,不用过分担忧,室内通风,勤洗手,出门佩戴口罩,少和人群聚集,同时小编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如何防范疫情的科普常识。
一、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相互传播。
1、直接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乃至呼出气体中,都带有病毒,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患病者或者携带病毒的动物呼出气、嚎叫,同样也有病毒,会导致感染。不过,这需要近距离接触。
2、气溶胶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大的颗粒会沉积下去。而直径小于2.5pm的颗粒,就会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后,就会感染。
3、接触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的飞沫,虽然开始是播撒在空气中,但最终会沉积下来,沉积在地面、桌椅、门把手等日常用品上面,还有病人口水、痰液、唾液等分泌物,以及沾染上各类分泌物的手,触摸日常用品,也会把病毒留在上面。
如果正常人的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手就会被污染,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可引起感染,这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二、关于口罩的一些常识
1、口罩类型
常见的口罩有三种: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购买时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N95型口罩
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N95型口罩是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而是一种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相比较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闭更好。在选用N95型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2、口罩多久换一次
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的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因此,在人口密度不高较通风的场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需要提醒的是,任何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必须定期更换,建议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3、口罩如何正确佩戴?
N95佩戴方式
一次性佩戴方式
想听取线上课程的家长添加下方基石测评客服微信,了解线上课程时间。
北京基石测评是一家专注于为高中生专业规划、升学路径规划、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规划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
深圳客户案例赏析
北京基石测评,以专业能力帮助学生规划升学路径,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用科学的方法照亮孩子的前程,致力于成为专业的前程指点专家!
咨询热线:400-101-9859